建站频道
    当前位置: 中国美术家网 >> 艺术评论 >> 会员评论 >> 综合评论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继往开来 拓展新风——缅怀恩师 罗铭先生

        作者:苗重安2011-10-09 14:46:22 来源:网络
          罗铭老师是我心目中独具魅力的山水画导师,是罗老师引导我有幸步人山水画艺术领域。

          1957年秋,我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(当时叫“西安美专”),这是西安美院第一批国画系学生。当时学校从各处请来许多老师从事教学,使我们受益匪浅,而罗铭老师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,是引导我步人山水画的启蒙老师。他对我的教导.使我终身难以忘怀。

          罗铭老师是59年7月应刘蒙天院长的强烈要求,为支援我国西北美术教育事业,正式调入西安美院的。在这以前,57年上半年已从中央美院借到西安美院兼课。主要是给58级国画专业班上山水写生课,同时59级和我们60级,还有部分油画系学生都跟着去听课。罗老师的课在学校影响较大,在这一方面和54年秋在京举办的《李可染、张仃、罗铭水墨写生画展》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有关;另一方面是罗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。罗老师常常通过现实写生课,把复杂繁乱的实景很快集中概括组成一幅真实、亲切、优美、明快且富有韵律的画面。在示范过程中边画边讲,深入浅出,剖析如何在构图、起草中取舍,夸张、艺术加工……以及用笔用墨手法与程序等,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,通畅、明朗地表述出来,使我们便于听懂、理解、吸收。他毫不保留地、真诚、坦率地把他自己的感受讲给学生,唯恐学生不理解或听不懂。总是把自己对景写生的创作过程与教学辅导溶在一起同时进行。

          例如:他写生中讲气韵生动,除意境神韵外,讲画面上笔墨气韵时,便举音乐中音符与音阶例子。高、中、低音与l至7音符组成变化和谐有机统一优美动听的音乐。如果全是“1-1-1”就不是音乐,而是砍柴声响……。绘画用笔刚、柔、曲、直,用墨浓、淡、干、湿变化同样象音乐一样要有韵律节奏。讲到画树与点叶时启发大家说:“好像由冬到春又入夏,逐渐生发,逐渐丰富,要如此相互照应去深人刻画,既有细部又有整体关系……。又如在路途中,边走边谈,他强调观察生活要“远取其势,近取其质”。再如在起草图时,如何把握主次、开合、呼应、虚实均衡关系。以“百鸟朝凤”“百凤朝阳”做形象比喻,在示范中强调画面上景物如何更概括、更集中,更典型……等等。结合现实景物进行分析,学生们往往将自己那种散乱、繁琐、平均等有弊端的画面与老师画稿相对照比较,再听讲解,豁然开朗。加上写生课的直观示范、辅导,学生接受特别快,大家很快被山水写生课吸引住了.

          对景写生课既带动了山水基础课,又在两三个小时写生完成了一幅山水画创作。这应该说是浓缩而直观的现场山水画创作课。

          跟罗老师上写生课时,边看、边听、边画、边记,信息量很大,收获也最大,我常在手心、手背上把老师的话和感想记下来,听罗老师的课最提神,很投入,学习兴趣特别浓。所以在59年选修专业时,我决定选修山水专业。而且从此也决定了走上终生从事山水画探索的艺术道路。

          60年秋我毕业留校曾任罗老师的助教。接着又被派到上海中国画院跟贺天健老师进修。贺老师是罗铭老师早年在上海昌明艺专的老师。我能有机会到贺老师处进修和罗老师推荐密不可分。使我接触到更加广阔、更加深厚的传统绘画艺术领域去深造和提高,更使我终身难忘。

          罗铭老师在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上亦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。

          1954年9月《李可染、张仃、罗铭水墨写生画展》前言中简明集中提出:要“画一些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,但又不是老一套的,而是有亲切真实感的山水画”。而且指出这仅“作为尝试”。这次“尝试”实际上打开了当代中国山水画“深入全面认识生活”,“汲取大自然的精华,大胆的,高度艺术加工进行创造”的新局面;简明的前言正是他们继往开来,拓展当代山水画新风的宗旨和目标。这种新局面的开拓不是孤立的,也不仅仅是他们几个人的审美、追求与爱好,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,是历史的抉择。

          徐悲鸿先生受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影响,早在青年时就写出了“中国画改良的方法”,并提出“写实主义作为革新中国美术的旗帜”。并强调“艺术以真为贵,真即是美”。要“惟妙惟肖妙之不肖者乃为至肖”,这是徐悲鸿写实主义造型美学观的基本点。这一论断与石涛的“不似之似似之”,齐白石的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”,黄宾虹的“不似之似为真似”既是异曲同工,又是一脉相承。

          要达到“惟妙”就需要对真实的景物进行“高度的艺术加工”,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。艺术加工的过程,与画家自身的学识、阅历、修养、气质、悟性密不可分。正是传统画论中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后面“迁想妙得”中体现的内在关系。也是我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对生活与艺术,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精辟论述.罗铭老师在他的教学中正是这样实践着传统艺术理论指导精神。他经常的、反复的强调着这三句话。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“迁想妙得”。他的每一幅写生作品都是按这一原则而“妙得”的结果。

          罗老师每次在外写生,在“外师造化”过程中,首先重视的是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。指导学生尽量充分地积累素材。要求在丰富的素材积累中去集中,去选择加工。这样才能更典型,更完美地表达出对生活感受中最鲜明的意境特征。强化“心源”的过程,实质上是平时重视自我学养的全面提高,从而才能达到艺术作品中“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,山川脱胎于予也,予脱胎于山川也。山川与予神迁而迹化也”。

          在“造化”、“心源”、“妙得”之间,也即是客观的自然景物,主观的自我情感与妙得的艺术作品之间。是有机结合,互为因果的。“妙得”的艺术作品,决不是纯客观的罗列、描摹、直白自然对象,画家在外师造化时不是做自然奴隶,而是以“可贵者胆”大胆主动驾驭自然,选择组合、夸张、刻画其最能表达灵魂意境的典型形象。因此,罗铭先生对景写生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对景进行创作的教学过程,也是上述传统美学思想,在实践中具体体现的过程。

          罗教师在外师造化中,在积累生活素材时,又强调深人,全面地理解掌握现实中景物形象特征。在观察生活的方式上,不是定点静观。而是采取能动的“面面观”。从景物的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内、外、前、后都要仔细去看,努力支理解他,掌握他。如果是古建筑或寺庙,还要对其碑文、介绍资料详细阅读。以求对景物从外形到内涵全面理解,成竹在胸,然后再着手去画。

          罗老师在表现对象时决不会受焦点透视局限或科学比例的约束。比如画西岳华山图,他就好象乘坐直升飞机去观察表现一样。凌空驾驭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景观内容,任其选择、取舍、组装、夸张,面对实景按艺术规律去决定主次、虚实、开合、呼应关系。在表现手法上罗老师又以他特有的笔墨语言,短锋狼毫,破笔皴擦。在树石结构基础上更重视用感觉去表现。

          罗老师对建筑物与舟车的关键部位刻划较具体,景点人物头、肩、动态线条肯定明确,其靠近水面、地面、云层以及实景人物脚腿部位,却处理得空灵,虚透,独具特色。

         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罗老师作品,没有陈旧程式和公式化、概念化的“老面孔”,而是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他来自现实的跳动着的激情、感受。作品扑面而来的是清新鲜活的、真实亲切的生活情趣。不象有些作品以传统套路与功夫去画干巴巴的标签式的生活场景。

          罗老师在笔墨运用上以苍劲、挺拔的用笔体现出简洁明快、爽朗艺术效果。从而创造出富有新意和节奏感的形象艺术。以自我感受,有感而发,以“我之须眉”表现“我之个性”。其写生小品篇幅虽小,境界很大,整体上有一种轻松、优美、跳跃,灵动的广东音乐节奏感。正像张仃先生讲的“千万别被传统网住”,罗老师正是学了传统又是“透网之鱼”。在生活的大海中任其自由遨游和驰骋。就象徐悲鸿评价罗先生作品是“笔歌墨舞,尽情挥写自然之佳妙”。

          1948年罗铭老师就强烈呼吁“共同肩负改革开拓的任务,使中国画前途更加灿烂辉煌”。同时鲜明指责保守派让学生“仅仅画几笔依样画葫芦的临摹,为此发展下去中国画是没有多大希望的”。并热情肯定“徐悲鸿先生以最大决心来改革中国画,从写生下手舍弃专事临仿的教学法,而将在世界画坛上争回光荣。”

          由此可以看出徐悲鸿、李可染、张仃、罗铭是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关系,他们在写实主义旗帜下,既要继承优秀传统,又要借鉴西方写实手法,以及光影表现等技法,面对现实生活,抒发自己对时代精神的感受与激情,在加世纪中叶形成了一个中国画新风的开拓者、实践者、探索者群体。而他们又是这个艺术群体的引领者。开创了先河,拓展了新风,迎来当代中国艺术崭新发展局面.

          这是我们当前非常值得深入学习、研究、继承、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。这也是我们对罗老师最好的怀念。

          罗老师不仅仅在对景写生教学与创作中有卓著的贡献,而且在“尊重传统”“尊师重教”“精心育人”诸方面也有许多感人事迹。他在花甲岁月里带学生到上海等地博物馆临幕古画,我们在学习期间,他把自己家藏的珂罗版印刷品,如马远的《长江万里图》,夏硅的《溪山清远图》、朱锐的《赤壁赋》、刘松年的《四景图》等拿给我们监燕,并给予指导。如:对长卷中景与人,树与景呼应关系进行分析,“环环相扣,象连环套一样有着起、承、转、合的整体关系,分不散,拉不乱,一环套一环,有机统一,象一首协调又富有节奏的交响音乐一样。”他在临摹教学中,也让学生理解用笔用墨,如拖泥带水效在《溪山清远图》中的表现等,但他更多地分析作品中景物关系的处理和整体表现的规律性问题。

          罗老师早年曾在上海昌明艺专师从黄宾虹、贺天健、王个移等,后在北京又常拜望齐白石、陈半丁、吴镜汀、秦仲文等,他非常尊重老一代艺术家。他告诉我们“一定要做学习上有心人”,在看老先生画画时,要在不声不响中仔细观察、品味、领悟,如画水口中石块,轻轻一笔干淡飞白,石块很突出,虚实关系恰到好处,此法用到别的山石转折处也会出现好的效果……在老先生不知不觉中你已学到东西,好象“偷”来一样,要善于向老一辈学习,做学习上的有心人。

          罗老师一生中大量的对景写生作品,是罗老师艺术灵光的展现。其中在60年代创作的《飞越秦岭》《深山运木》以及他后来多角度画的《西岳华山》,是他最倾心、最尽力,深人刻划的几幅代表作。据说《飞越秦岭》一画是美协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组织创作的专题任务,罗老师这幅是最后人选之作。他为此反复深人秦岭铁路建设工地,画了很多素材,并发表过《火车将从这里通过》山水画,《飞越秦岭》一画是在此基础又反复构图,从烟盒大小的稿到巨幅大稿数十次推敲起草,最后选入人民大会堂。充分表现了火车穿越秦岭在这一当时全国最宏伟的工程。从这幅作品看到罗老师对祖国建设饱含着满腔热情,与时代发展脉搏心心相印,与时代强音产生共鸣。《深山运木》是参加建国十五周年全国美展作品,《西岳华山》则是80年代画得最多流传最广的作品.这几幅作品与过去对景写生显著不同,这恐怕是地域和对象特征不同,还有长安画派老一辈艺术群体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。

          这几幅大作,显得气势雄伟、挺拔,总体上又深沉、饱满、厚重并且耐人寻味。展现出西部建设浓厚的生活气息,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罗老师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诚挚的爱国热情。在仰望罗铭恩师的艺术生涯之时,一位爱祖国、爱西北、精心育人的海外赤子,开先河树新风勇于探索的一代巨匠形象凸现在我们心中,在我国艺坛上也将会越来越显示出他永恒的光彩.

          (文章来源于:《丹青引》第4期 总第75期 精制版)
      名人堂
        艺术展览
        •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meishujia.cn,All right
        • 服务QQ:529512899电子邮箱:fuwu@meishujia.cnbeijing@meishujia.cn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48(s)   11 queries